另一位出租车司机透露,他工作10个小时的营业额从400多元降到了200元左右。受此影响,10%至15%的司机选择申请退款。

成本控制有效, Run快速落地多场景

萝卜快跑是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国11个城市开通载人试运营服务,实现超一线城市全覆盖。此外,目前公司已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城市开始开展全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初期,就以超低价策略引起广泛关注。此前,武汉长江日报记者曾亲身体验了萝卜快跑提供的一趟无人驾驶出行,行程6.3公里,耗时13分钟,最终费用仅为3.11元。这个费用是享受优惠后的价格,旁边还清晰地标出了“优惠28.01元”的优惠信息。这意味着,如果不使用折扣,这趟出行的正常费用应该是31.12元。

罗博快跑之所以能够实现成本大幅降低,主要得益于其对运营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深度优化。据此前报道,随着罗博快跑无人车自动驾驶运营网络的全面建成,运营成本已大幅降低30%。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罗博快跑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优化,使得无人车的运营更加高效,同时大大减少了对人工干预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了直接运营相关的各项成本。

此外,在服务成本方面,通过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车舱效率的不断提升,罗波快跑成功将服务成本降低了80%。这也说明罗波快跑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从而实现服务成本的大幅降低。

可以看出,百度萝卜快跑通过技术优化、降低成本、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了服务成本的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成本优势。

而正是基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萝卜跑在国内多个场景得到快速落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萝卜跑已在全国范围内为公众提供了600万次出行,其中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订单占比已超过55%,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传统出租车司机因担心生计受到影响而抵制

“萝卜跑”在武汉的推广,让不少市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这一科技进步也引发了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抵制,他们担心自己的生计会因此受到重创。

据金台新闻报道,网上流传的一张图显示,武汉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发布的《巡航出租车濒临死亡》一文将这一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文中提到,自4月份以来,该公司已停止运营4辆巡航出租车,且大有蔓延之势;“无人驾驶网约车盛行……不少巡航出租车难以生存,被迫退出行业。”此外,还将矛头指向了萝卜快跑,称萝卜快跑是“试运营”,“要控制在一个范围”,不能“满街接单”。

不仅如此,不少出租车司机也纷纷发声,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影响了他们的“生意”。武汉大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司机对媒体透露,在经开区、东西湖区等无人驾驶出租车较多的地区,司机普遍面临接单困难,经常需要离开这些区域,返回无人驾驶出租车数量较少的主城区,才能接到更多订单。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武汉市不少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也反映,自己每天的订单量和收入都大幅下降。一位出租车司机称,每天早上5点半到下午5点半的运营时段,他的营业收入从400多元降到300元,有时甚至只有200元。

因此,选择退车的出租车司机数量正在逐渐增多。据《财联社》采访的一位出租车司机透露,他所在公司已有10%-15%的司机提交了退车申请,预计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他进一步解释道,由于退车流程需要提前三个月申请,且至少需要90天才能完成,未来真正退车的司机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长江网武汉市民留言板上也频频出现传统出租车司机的投诉,有市民透露,萝卜快车绿灯停车、红灯冲到路口中间、转弯时卡死,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

研发公司仍在亏损,盈利困难

今年5月,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表示:“基于自动驾驶大模型,我们已经具备了城市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需要的技术能力。面对一个新城市武汉出租车司机收入骤降,萝卜快跑成罪魁祸首?,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准备。未来,这个验证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

此外,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潘合业林表示,无人驾驶出租车若真能实现全面商业化,替代传统出租车,将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从整体经济角度看,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量,比如车路协同的构建、车载娱乐设施、车辆智能化带来的汽车产业产值提升等。

不过,自动驾驶技术虽然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未来交通的重要变革力量,但其高昂的研发成本、商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依然是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30日,在港交所申请IPO的89家公司中,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地平线机器人统计期内累计亏损额最大,达175.23亿元。此外,黑芝麻作为行业领先的汽车级自动驾驶AI计算芯片及平台研发公司紧随其后,2021年至2023年合计净亏损99.66亿元,是当期营收的十倍甚至数十倍,同期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1亿元、7亿元和12.5亿元。

黑芝麻智能对这些财务数据做出了解释:营收和毛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2022年底自家SoC实现量产;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是因为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提升,而很多硬件产品的毛利率较低;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因研发团队扩大、一次性购买流片服务等原因,产品设计开发成本增加。黑芝麻智能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亏损还在扩大。

此外,如奇旅行也出现在这份榜单上。该公司于2019年6月上线,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发起设立。财报显示,该公司2021年至2023年底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和6.9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逾20亿元。如奇旅行在财报中承认新澳六开彩开奖号码记录近查询,预计2024年、2025年和2026年仍将继续出现净亏损和经营性净现金流出。

如今从事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难以盈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角度来看,无论是地平线、黑芝麻还是如祺出行,其自动驾驶技术都依赖于复杂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融合等技术。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技术迭代速度快,持续的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其中,地平线2021年至202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高达11.44亿元、18.8亿元和23.66亿元,甚至超过了公司当期的营收;而黑芝麻2021年至2023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和13.63亿元,占当年营业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8.7%、69.4%和74.0%。

不仅如此,自动驾驶技术还面临极端天气下传感器性能下降、高精度地图实时更新等诸多技术瓶颈,进一步增加了研发和运营的难度。

此外,从市场角度看,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缓慢,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出行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市场接受度有限,竞争激烈,自动驾驶公司难以快速实现盈利。此外,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投资趋于谨慎,融资难度加大。

据统计,2023年,我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上市融资总额仅超过200亿元,与2022年的近300亿元相比,差距明显。这也意味着,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尚在发展之中,但资本市场的态度已经愈发谨慎,对该领域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剧了自动驾驶公司的资金压力,是导致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普遍亏损的因素之一。